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



方隆彰暢談共讀美好的對話 開啟修心之門
2022-04-18
香海文化事業有限公司4月15日假佛光山台北道場8樓國際會議廳,舉行《共讀美好的對話--開啟修心之門》新書發表會。作者方隆彰老師是台北大學社工系兼任講師、人文教育推廣者,發表會由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台灣區執行長鄧淑明主持,邀請到方隆彰及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執行長覺培法師與談,暢談如何透過共讀翻轉學習,進而透過學習來翻轉生命。
香海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執行長妙蘊法師代表主辦單位致詞時,感謝覺培法師對香海文化、對佛光山文化事業的大力支持,也感謝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及讀書會義工們的協助,順利能舉行此場新書發表會。
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趙翠慧讚嘆作者造句遣詞優美,文章中充滿幽默、體貼、細心,令讀者感受到作者的慈悲,教導讀者要懂得感恩、懺悔、深度期許及深度閱讀,這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。
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表示,人生是由一連串的「對話」組成,「對話」貫穿了整個生活。方老師將多年培育帶領人的心血全寫在此書中,此書可以說是讀書會的一本「葵花寶典」。
鄧淑明提問,請方隆彰老師分享「此書的內容重點及書名的意涵?」、「讀書會是一種『心』的翻轉,談談讀書會的進行,在主動和被動學習過程中『翻轉』什麼?」。另提出「如何透過對話,展開生命的美好?」、「讀書,是自我心靈的探險。請覺培法師談談『翻轉』的意涵?」
方隆彰介紹這本書緣起,繼上次《嚮往美感的讀書會》後,又一新的著作,記錄近10年學習與心靈成長歷程。本書分為「共讀翻轉學習」與「學習翻轉生命」兩大部份。他說「閱讀素養」是現代人必備的涵養,「深度解讀材料」的能力更是基本功。
讀書會是多元的,是心的學習,以開放的心接納各種可能的出現,這就是美感的教育。生活中不是只有對錯而已,有時不合理的答案,正是讓我們可以進一步去省思,這就是翻轉。現在世界變動得快,學習就變得很重要,方隆彰拋出一個話題「學習等於上課嗎?」上課只是學習方式之一,讀很多書也不一定代表你有學習。方隆彰說這樣的觀點,很適合來好好「對話」。透過共讀,可以把彼此不同的觀點省思,消化後加以吸收,如果能這樣學習,一定會有不同的翻轉。方隆彰的恩師陳怡安博士在〈日知錄〉裡記錄每天生活中觀察心得,常問自己兩個問題,「今天生命教導我什麼?」、「今天我想跟自己學習什麼?」每天跟自己對話省思,生命會不斷翻轉提升。
覺培法師表示,感謝簡靜惠老師、陳怡安教授及方隆彰老師,在讀書會帶領上的啓發。讀書會的核心在「對話」,在培訓帶領人過程中,聽到不同的聲音,在心態上,必須放開心胸接受不同的聲音,在修行的道路上展開與自己的對話。覺培法師談到善用聞思修證四層次的好處,透過對話開啟從自覺到實踐共讀的美好,有時螺旋式的思惟互動,也會成為翻轉的養分,佛教也強調「由聞思修入三摩地」。
覺培法師在本山徒眾講習會中,帶領學員回顧課程內容,「佛教需要青年,青年需要佛教。」如何保持對佛教的熱情,年輕在於心境不在年紀,如何重新定義「青年」?引導學員思維課堂中「你聽到什麼?」、「你有感覺的是什麼?」、「重新定義青年,你會如何說?」、「定義青年的這些特質中,你具備了那些?你還欠缺什麼?」,引領學員思維「如果旁邊沒有人督促你,你會如何保持自己的熱情?」
這場新書發表會,覺培法師與方隆彰老師的對談,無疑是一場生命探索的饗宴,開啟所有愛書人生命的另一扇視窗。對於追求精進學習,期望提升讀書會帶領人素養的人,是一本值得閱讀,再閱讀的好書。
香海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執行長妙蘊法師代表主辦單位致詞時,感謝覺培法師對香海文化、對佛光山文化事業的大力支持,也感謝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及讀書會義工們的協助,順利能舉行此場新書發表會。
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總會長趙翠慧讚嘆作者造句遣詞優美,文章中充滿幽默、體貼、細心,令讀者感受到作者的慈悲,教導讀者要懂得感恩、懺悔、深度期許及深度閱讀,這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。
佛光山台北道場住持滿謙法師表示,人生是由一連串的「對話」組成,「對話」貫穿了整個生活。方老師將多年培育帶領人的心血全寫在此書中,此書可以說是讀書會的一本「葵花寶典」。
鄧淑明提問,請方隆彰老師分享「此書的內容重點及書名的意涵?」、「讀書會是一種『心』的翻轉,談談讀書會的進行,在主動和被動學習過程中『翻轉』什麼?」。另提出「如何透過對話,展開生命的美好?」、「讀書,是自我心靈的探險。請覺培法師談談『翻轉』的意涵?」
方隆彰介紹這本書緣起,繼上次《嚮往美感的讀書會》後,又一新的著作,記錄近10年學習與心靈成長歷程。本書分為「共讀翻轉學習」與「學習翻轉生命」兩大部份。他說「閱讀素養」是現代人必備的涵養,「深度解讀材料」的能力更是基本功。
讀書會是多元的,是心的學習,以開放的心接納各種可能的出現,這就是美感的教育。生活中不是只有對錯而已,有時不合理的答案,正是讓我們可以進一步去省思,這就是翻轉。現在世界變動得快,學習就變得很重要,方隆彰拋出一個話題「學習等於上課嗎?」上課只是學習方式之一,讀很多書也不一定代表你有學習。方隆彰說這樣的觀點,很適合來好好「對話」。透過共讀,可以把彼此不同的觀點省思,消化後加以吸收,如果能這樣學習,一定會有不同的翻轉。方隆彰的恩師陳怡安博士在〈日知錄〉裡記錄每天生活中觀察心得,常問自己兩個問題,「今天生命教導我什麼?」、「今天我想跟自己學習什麼?」每天跟自己對話省思,生命會不斷翻轉提升。
覺培法師表示,感謝簡靜惠老師、陳怡安教授及方隆彰老師,在讀書會帶領上的啓發。讀書會的核心在「對話」,在培訓帶領人過程中,聽到不同的聲音,在心態上,必須放開心胸接受不同的聲音,在修行的道路上展開與自己的對話。覺培法師談到善用聞思修證四層次的好處,透過對話開啟從自覺到實踐共讀的美好,有時螺旋式的思惟互動,也會成為翻轉的養分,佛教也強調「由聞思修入三摩地」。
覺培法師在本山徒眾講習會中,帶領學員回顧課程內容,「佛教需要青年,青年需要佛教。」如何保持對佛教的熱情,年輕在於心境不在年紀,如何重新定義「青年」?引導學員思維課堂中「你聽到什麼?」、「你有感覺的是什麼?」、「重新定義青年,你會如何說?」、「定義青年的這些特質中,你具備了那些?你還欠缺什麼?」,引領學員思維「如果旁邊沒有人督促你,你會如何保持自己的熱情?」
這場新書發表會,覺培法師與方隆彰老師的對談,無疑是一場生命探索的饗宴,開啟所有愛書人生命的另一扇視窗。對於追求精進學習,期望提升讀書會帶領人素養的人,是一本值得閱讀,再閱讀的好書。
最新消息
國立菲律賓大學副總校長 看見佛光山慈悲化世
2025-08-29怡保佛光山抄經修持 一筆一畫抄寫中安定身心
2025-08-29東京佛光山佛學講座 體會禪的智慧與修行
2025-08-29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緣起與還滅.從入世的生活到出世的生活4-4
2025-08-29瑞典佛光人友寺交流 對話增進合作
2025-08-28Z世代走進寺院 用佛法找回專注與力量
2025-08-28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野呂靖解析華嚴日本本土化及影響
2025-08-28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柳幹康解讀永明延壽思想及影響
2025-08-28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伊吹敦談禪宗「南頓北漸」
2025-08-28首屆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木村清孝展望東亞佛教研究未來方向
2025-08-28
相
關
消
息